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资讯> 正文

非遗保护的国际合作经验

中视快报网官网(ccutv-news)网视新闻

1. 中日传统工艺交流项目

中日传统工艺交流项目是一个成功的国际合作案例。该项目由笹川和平财团、上海世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和日本工艺会共同主办,目的是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在这个项目中,中日两国共同出版了《日本人间国宝·传统工艺》一书,收录了57位日本“人间国宝”保持者的制作技艺。这本书从采访执笔、设计装帧到审校出版都经由专家重重把关,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力求打造传世之作。在这个过程中,中日双方克服了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这项重要的非遗保护工作。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该公约旨在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做出积极贡献。自1972年该公约通过以来,每年11月的第一个周末成为了广大非遗工作者的节日。中国的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历史性时刻也被认为是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点。自此之后,中国的非遗保护经历了几个阶段,包括抢救性保护、立法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非遗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3. 跨境遗产保护合作

跨境遗产保护合作是非遗保护国际合作的另一个重要领域。这种合作涉及到确定共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跨越国界并具有意义。它需要共同制定的协定和协议,以确保协调一致的方法。此外,监测和报告对于了解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并告知未来的决策至关重要。例如,无人机技术、AI技术、区块链技术等新兴科技在遗产边界确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非政府组织在非遗保护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在非遗保护国际合作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申请认证机制,获得认证通过的世界各国非政府组织可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咨询服务,参加《公约》缔约国大会、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常会等。相关非政府组织在《公约》框架下成立了非遗NGO论坛,以此为平台展开一系列非遗保护活动,成效明显。

5. 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

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遗保护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中国在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在2006年当选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这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6. 非遗保护的国际合作论坛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30多个国家、地区的大使和海内外80余名非遗保护权威学者、专家在论坛中充分围绕非遗保护的话题进行探讨,并最终形成了《成都倡议》。这个论坛提供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一种较好的形式,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视快报网官网www.ccutv.cn/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中视快报  文旅新闻  综合新闻 健康新闻